张润强委员:抢占新能源产业高地(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)
发布日期:2025-01-15
作者:张润强
[关闭]
近年来,滁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,光储产业聚链成群、集群成势,去年1至11月,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82.36亿千瓦时,位居全省第1。发展新能源产业,滁州既具优势,也有基础。
一、谋划布局源网荷储项目。系统开发整合光伏、风电、水电等清洁能源,通过源源互补、源网协调、网荷互动等多种交互形式,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。合理规划能源布局、输送和分配路径,促进清洁能源就地就近消纳,实现企业降本增效。围绕“8+3”产业链,谋划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,确保项目落得下、长得大。
二、推进光伏储能融合发展。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,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,聚焦产业核心关键技术、行业共性技术,争取突破一批“卡脖子”问题。加大产业配套资金投入,建立产业联盟,加强企业间信息共享和协作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,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。引育“链主”企业,形成“龙头+配套”模式。
三、释放新能源产业应用场景。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、物流等特定场景的应用试点,推动各个领域开展脱碳试验。在人员和车辆密集、光照无遮挡的开放空间,试点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,以光伏、储能作为能源生产、存储手段,为充电站供能。筹建滁州新能源产品市场,线上线下集中展示高精特新产品,定期发布全市新能源领域应用场景清单和优秀产品清单。
来源:滁州日报
初审:陈力
审核:刘羽
审签:边叶华
分享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