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陆飞委员:助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(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)
发布日期:2025-01-15
作者:肖陆飞
[关闭]
近年来,滁州市稳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,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双向增益。但仍存在融合理念待更新、市场意识待加强、IP效应待加强、人才培养待提速等问题。为此建议:
一、通盘筹划,增强融合实感。一张图规划。以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为契机,党委政府主导全域旅游统筹规划。一套班子推进。建立文旅融合发展专项协调推进机制,促进文旅与多部门多产业跨界融合。一揽子政策保障。出台文旅产业专项发展政策,推动形成产业链条完整、功能互补、有机衔接、相互支撑的工作体系。
二、运营优先,贴合市场需求。运营前置。项目开发初期应将关键要素纳入规划考量,确保项目一落地便具备市场适应性与竞争力。平台赋能。摸排梳理存量文旅资产,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,引入专业投资开发机构和运营管理机构,将存量资产盘活纳入地方发展的大盘子中,差异化、互补式优化产业链,“以点带面”有序推进。业态培育。树立“文旅+”全产业链发展理念,围绕“吃在滁州”“游在滁州”“购在滁州”,推动“农文旅体商”等业态融合发展,形成立体化、多元化的产品供给体系。
三、另道超车,探求跨越发展。从“有什么”入手,摸清文旅资源家底,建立数据库。在“玩什么”上下功夫,打造一批“小而精”的文旅项目,完善一站式旅游公共设施配套,提升游客旅游体验。于“乐什么”上做文章,推出高品质旅游产品。
四、聚沙成塔,激活人才引擎。骨干培养。健全本地化文旅人才培养体系,实施文旅人才专项培训计划。良才优引。引进一批国际化视野文旅融合高端人才,建立文化旅游专家库。才源蓄池。与高校探索“产学研”合作育人的模式,通过增加文旅融合相关课程和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,不断增强在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,推动高校成为提供文旅融合发展人才的“蓄水池”。
来源:滁州日报
初审:陈力
审核:刘羽
审签:边叶华
分享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