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期
(总第567期)
2024年8月6日
关于提升我市农业生产水平的建议
今年以来,我市各地抢抓农时,全力抓好夏收、夏种、夏管各项工作,整体作业效率和质量较往年显著提升。但市政协委员沈大勇在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,我市农业生产中仍有一些亟待提升的地方:
农机合作社组织能力不足,市内虽有多个农机合作社,但上规模、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较少,合作社内部管理松散,机械调配不够合理,作业质量不高;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缺乏,对大型高端打捆机等需求大,而大部分现有机械作业能力不足,且依靠外调,作业时间受制于人;由于农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,小麦平均收获损失率偏高,不仅降低了实际产量,也影响了农民收益;部分老旧农机超龄服役,技术状态差、零件老化、安全生产系数低,存在农机安全隐患。
为此,建议:
一、完善管理机制,提高服务能力。各地应抓实对农机合作社的管理和培训,提升服务能力和操作水平。同时,加强属地管理,把服务能力强、信誉好的合作社吸纳到“三夏”托管服务中,统筹协作、密切配合,共同做好农业生产工作。
二、出台补贴政策,提升装备水平。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,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比例,大力推广高效秸秆利用机具,鼓励农机合作社购置先进的适用农业机械。落实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,加快老旧农机淘汰步伐,优化农机装备结构,推进农业机械转型升级和农业绿色发展。同时,配套金融信贷支持,合理匹配担保贷款品种,让农机大户买得起、用得好。
三、提升操作技能,深挖机收潜力。开展机收减损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指导,农技专家现场教学,不断提高农机操作技能。各地农业部门应积极推广组织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等活动,实行大比武常态化、全覆盖,深挖机收减损潜力,全方位提升小麦机收质量,营造关注支持机收减损浓厚氛围,力争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%以内。
四、加强科学调度,力争减损增收。加强农机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,科学高效统筹调度农机,开展应急作业,有序推进抢收、抢烘、抢晒作业,降低不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,确保成熟一块、收获一块。充分调动各类拥有烘干设备的企业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性,帮助减少产后环节的粮食损失。
委 员 单 位
沈大勇 滁州市商务局副局长
来源:信息调研室
初审:陈力
审核:刘羽
审签:边叶华
分享
微信扫一扫滁州政协app